静态博客入口:http://blog.5d.cn/vip/john/
2008/03/20 | 回归
类别(日志) | 评论(0) | 阅读(19) | 发表于 10:09

 

    想起来,有很久没有回这个小空间了;这段时间以来,经历了很多,感悟了很多

   

2007/11/08 | 西点境界
类别(收藏[文字]) | 评论(0) | 阅读(18) | 发表于 14:45
来源:中国经营报 作者:吴威 2007-10-29 21:21:02
来点思想层面的文字
向西点学习!-----老姜
2007/11/08 | “西点牌”领导力
类别(收藏[文字]) | 评论(0) | 阅读(4) | 发表于 14:42

国内有本书,叫向解放军学习,学习什么呢,正规化,标准化,下令下达,步调一致,令行禁止

西点似有与解放军不同之处,尤其是西点出身企业家比将军还多,这是我所关注的

还有,就是西点的精神:1.责任感。2.诚信度。3.意志力。4.自信心。这是一个人所应具备的起码的条件

当然,我们的祖先早就把这几个方面给解释过了,人家西点不过是践行了而以,所以,他们强大了

一句话,向西点学习!!!

2007/11/08 | 学习西点好榜样
类别(收藏[文字]) | 评论(0) | 阅读(49) | 发表于 14:36
来源:中国经营报 作者:吴威、李立、董娟 2007-10-29 21:21:02
版权是上面三位的,PS一下
2007/11/08 | 卓越领导者五种习惯行为
类别(收藏[文字]) | 评论(0) | 阅读(12) | 发表于 14:29

黄鸣先生的演讲只听过一次,虽然他讲了两个多小时,远远超过了当时主办方给他的时限,他没讲过瘾,我也没听过瘾

怎么说呢,黄鸣与他的皇明太阳能一样,自成一家,让人钦佩

2007/11/08 | 双面鲁商:儒家遗韵的对接与扬弃
类别(收藏[文字]) | 评论(1) | 阅读(66) | 发表于 14:23

来到山东后,接触的绝大部分都是山东人(呵呵)

对于鲁商,只是感性的认识,看到了经营报上的这篇文章,摘下来,供慢慢琢磨

2007/07/18 | 韦尔奇的市值管理
类别(日志) | 评论(0) | 阅读(4) | 发表于 10:28

作者:金错刀 2007-7-9

  市值管理是GE鲜为人知的竞争力核心,正是这种业务多样化和市值管理的理念让GE保持了持续的增长。在经过30多年的磨炼和学习后,不少中国企业家也开始借鉴韦尔奇这种“实业+金融”的模式,比如美的集团CEO何享健、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刚。
 
 
  “我再一次由一名王子沦为猪猡。”全球第一CEO、通用电气前CEO杰克·韦尔奇这样描述自己在1994年的境况。当时,通用电气收购的投资金融公司基德出现了3.5亿美元的亏空。
  在《杰克·韦尔奇自传》里,他如此描写自己遭受的批评。韦尔奇无数次地出现在《华尔街日报》头版靠右手的地方;《时代》杂志给他起了个新的外号“瓮中杰克”;《财富》甚至在封面故事中如此评论:基德公司的丑闻要归因于GE的管理不善。
  基德的经历让韦尔奇永生难忘,在某种程度上,基德丑闻更加强化了韦尔奇的管理风格。像许多遭遇挫折后积极反思的中国CEO一样,韦尔奇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,他把这种反思归结为两点:一是公司文化的重要性;一是市值管理,在1994年10月份的一次高级会议上,韦尔奇指出,在GE,只存在一种货币,那就是GE股票。
  时至今日,韦尔奇的这两大管理教训也开始降临到许多中国企业身上,这也是我们再拿起《杰克·韦尔奇自传》的目的所在。
  从企业文化上看,GE似乎有很多为人所称道的地方,比如把人分为A、B、C三类,GE领导的四个E等,但是,GE企业文化的另一个核心却是:群策群力。
  从本质上讲,群策群力是一种简单、直接的方法论,能快速地精简机构和解决组织问题,让大批来自组织

2007/07/18 | 别要求80后员工忠贞不二
类别(日志) | 评论(0) | 阅读(7) | 发表于 10:18

 作者:李立 2007-7-16

代表企业:新加坡DC国际建筑事务所
  管理秘籍:鼓励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更多地去接触不同的公司与环境,等他再回来时,对自己与社会都会有更清晰的判断。
  上午9时许,相当一部分上海小白领还奔波在上班途中,或正塞在延安路高架某个出口处的Taxi里急得冒冷汗,张逸(化名)却可以缓慢喝完杯子里的咖啡,从容地提起公文包出门上班。而此时,他的包里装着他近一个星期的工作任务——《莱姆·库哈斯的作品与思想》。
  在朋友们眼里,张逸所在的新加坡公司酷毙了,上班不用打卡,看书也能算做工作量!
  兴许正是公司迥然不同的管理方式和工作环境,让离职后的张逸义无反顾地吃了“回头草”。
  与大多数80后一样,张逸身上有着典型的“时代特征”。学习能力强,可塑性强,但是工作责任心不够,做事浮躁,对公司的忠诚度也不算高。与大多数公司不同,张逸去了又回的这家新加坡公司,对“回头浪子”保持了欢迎的态度。“我们鼓励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更多地去接触不同的公司与环境,等他再回来时,对自己与社会都会有更清晰的判断。”在新加坡DC国际建筑事务所执行董事平刚眼里,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贞不二的年代已经过去。
  80后的员工不像60、70年代的人更容易与公司建立感情,与其让他口是心非地“忠诚”于公司,不如切实可行地帮助他找到自身的位置与职业理想。
  80后进入DC国际后有些想不到的“馅饼”砸下来,比如你只要愿意认真学习,公司会酌情提供奖学金,支持进一步深造。并且这种支持没有任何契约式的约

2007/07/18 | 像对待老婆一样对待80后员工
类别(日志) | 评论(0) | 阅读(4) | 发表于 10:17
像对待老婆一样对待80后员工
作者:吴威 2007-7-16
代表企业:新鲜传媒
  管理秘籍:给80后足够的尊重、成就感和激励。
  为了更了解生于1981年的妻子,他曾经买来一大堆心理学书籍研读。
  为了更好的管理80后的员工,他自己花了5000元钱去接受“企业教练技术”的培训。
  几番挣扎,不断改善,曾经把“几乎所有员工都骂跑”的中展,如今却宣称,“要像对待老婆一样对待80后员工。”
  中展是新鲜传媒公司的创办人,走进他们位于北京SOHO现代城的办公室,可以看到几个年轻人专注地在电脑上忙碌着。且慢,他们并不是在正经工作,而是在忙着处理自己在淘宝上的网店订单。
  “我也只能忍了。”中展故作无奈状。
  记者采访中展时,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。中展说:“他肯定是70后。推门直接进入我办公室的是80后。70后是敲门文化,80后是推门文化。”
  2004年底,几成“光杆司令”的中展开始反思。经过几天的培训,中展决定,转变强硬、命令式的领导方式,尝试用商量的方式下指令。明明是要员工把窗户打开,也要说,“觉不觉得天气有点热,能不能把窗户打开?” 
  中展颇有心得地对记者说:“80后的员工自尊心都极强,一言不和拂袖而去是常有的事情。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委曲求全。”
2007/07/18 | 70后与80后的管理暗战
类别(收藏[文字]) | 评论(1) | 阅读(34) | 发表于 10:16

 作者:吴悦 2007-7-16

编者的话
  可能在中国企业史上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景象:“当权派”对他的员工感到手足无措,甚至恐慌,不知该如何跟他们对话、如何管理他们、如何面对他们的无情离去……
  这一切源于大批80后进入职场,70后登上管理舞台。尽管二者的年龄相差不过10年,但彼此在价值观、人生观上却存在很大差异。70后如何管理80后成为许多企业的关键命题。
  一个典型的案例——国内一家著名的高科技企业,几乎每天都有无法适应工作的80后黯然离开。管理者抱怨这群“我字当头的一代”,80后同样心怀怨意:“他们无法理解我们的做事方式,不信任我们,我们需要更大的空间。”
  跨国公司的中国部门也未能幸免,包括宝洁、联合利华、摩托罗拉、IBM在内的一批公司,同样遇此尴尬。
  近日,《中国经营报》联合新浪网针对70后如何管理80后的话题,推出独家调查。我们不想去探讨70后、80后的孰对孰错,只是希望通过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样本案例,为相对滞后的“80后管理方式”提供一些改进的思路。
  也许在未来,比较公开化的阳光型管理、注重沟通的动员型管理模式会变得流行。
 
  不要妄想让他们加班;不要妄想用上世纪7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人的那种吃苦精神去要求他们;他们自尊心特强,自我意识特浓,个人英雄主义过强,团队能力差;学习心态不端正,过于浮躁,缺乏敬业和职业精神。人们惊异地发现,80后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模式上已经有很大不同。
  70后与80后的管理难题已经变为当

2007/07/18 | 念亲恩
类别(纪要) | 评论(0) | 阅读(26) | 发表于 10:14

这几日是我们家好几个人的节日,三位父亲过父亲节,老爸、岳父和我;两位母亲过生日,老妈是五端五,岳母是五月初三,快乐的祝辞已化作心里默默的祝福和祈祷,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,身体健康。

最近开始试着给姜晓兮立规矩,其实是想规范她的行为,如此无节制的成长,长大必然不会有益于社会,她也已经三岁半了,很多的道理已经应该开始渐渐明白,是时候该管教了。

还记得小时候学过很多的道理:

要诚实,不要撒谎;按时睡觉,按时起床;不拿别人的东西;走路要走人行道,不横穿马路,红灯停,绿灯行;要排队,小便要往便池里撒,不要偷看女孩子洗澡和上厕所,不要掀女生的裙子,不要打小朋友,不要骂人,如果小朋友有困难,要帮助他,捡到东西要上交,当天的作业当天要做完,天黑以前要回到家等等

而现在长大的我们却无法做到这些,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成长的更加健康,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灵魂上。

今天早晨打电话给老爸老妈,他们又提起了给晓兮录像的事,想孩子了,大的小的都想

祝愿天下的父母身心健康!

2007/06/07 | 一堂投资启蒙课
类别(纪要) | 评论(1) | 阅读(39) | 发表于 15:12

荐语
  你能在两个小时之内从投资门外汉变身股市金手指吗?
  你能在两个小时之内洞穿股市奥秘,使投资回报翻番吗?
  对冲基金经理人、天才的投资大师乔尔·格林布拉特将教给你如何去做。
  乔尔的投资公司在20多年间年均回报率达到了40%。开始投资永远没有太早或太晚之说。本书凝结了乔尔20多年的投资经验、现代价值投资原理的精华,只要你按照书中提到的简单步骤,套用“神奇公式”进行操作,你就能自动买进价低质优的公司股票,在风险极低的情况下获得相当可观的长期投资收益。
 
 
 
  贾森虽然刚上6年级,但已经开始赚大钱了。我和我儿子几乎每天都能在上学路上看到他。贾森坐在由他司机驾驶的豪华轿车的后座上,他和司机都穿得很酷,还带着墨镜。哈,刚刚1

2007/06/07 | 又是一年高考时
类别(纪要) | 评论(2) | 阅读(51) | 发表于 14:56

早上,杨浦中学前被围了个水泄不通,才想起昨晚新闻联播里说的关于高考的事情,一路走来,看着将学校包围了的家长,看着送考的父亲手握着个头比自己还高的儿子的手来参加高考,一路思绪飘回十多年前的那个高考大限日,那日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,父亲的欣喜,似乎还挂在脸上,浮在面前……

说起来,那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,六月七日一早,大概提前二十分钟来到考点,学校前马路管制,所有的家长都候在校门外,进场前,父亲大概跟我讲了很多,我记得最主要有的三点,一是不要紧张,二是不要睡觉,三是先做会做的;而后,就如就义般进了考场(其实当时并没有这种想法),第一场考语文,是我的拿手项,考铃响过,听父亲讲,我是笑咪咪的走出校门的,当时,他的心当时一下子就踏实了,因为,有同行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哭丧着脸出来,没有发挥好,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想那段时间的如军人般的魔鬼学习方法见了效了

2007/06/07 | 迅速反击(转)
类别(收藏[文字]) | 评论(0) | 阅读(15) | 发表于 14:02

原文作者——  吴亦争

     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《亮剑》深受欢迎,剧中的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是个不好惹的对手,日军特种大队刚刚端掉他的团部,突围而出的李云龙请都不请示,就直接命令部下紧急集合攻打平安县城,乱中取胜,最后把县城里的特种大队彻底干掉。拿下一个大县城,小小的团长李云龙威镇四方,功过相抵,不予追究。
  火速反击,李云龙占尽先机。否则,团部被袭,仓皇出逃,李云龙这个团长就得撤职。用反击的成果抵消被袭的耻辱,李云龙不是鲁莽,是精明。对于对手,则完全是绝望,刚组建的特种部队,一露头,就被一个小小的团长干掉,有去无回。你敢偷袭我的团部,我就敢围攻你的县城,你要我的脑袋,老子就让你死。
  来而不往非礼也,迅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才

2007/05/05 | (转)我们正在失去什么——中国城市的特色危机
类别(日志) | 评论(2) | 阅读(25) | 发表于 11:31

简介: 公路越修越宽,楼群越建越高,传统的东西却越来越少。 “科技改变城市面貌,欲望则铸造城市的品格。”当下中国城市一味地在所谓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地相互抄袭和克隆,而许多城市的决策者和城市人浑然不觉,并麻木不仁地在复制的快感中狂欢作乐。中国城市病了,已经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了。
关键字:中国 城市 危机

日志分类
首页[107]
日志[44]
纪要[28]
Team Works[7]
美丽人生[4]
收藏[文字][12]
感悟[10]
L&L[2]